侨聚智慧,共筑未来:2025中关村论坛侨海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侨界力量赋能中外科技合作

2025年3月31日,备受瞩目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侨海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办,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荣幸受邀参加。本次论坛以“侨聚智慧·智启新程”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团负责人、科研机构代表、高校专家及侨创企业代表等550余人,线上实时观看量达520万人次,充分展现了全球华侨华人对于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热切关注与强大推动力。

作为长期致力于中法两国科技交流与企业孵化合作的“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我们高度关注此次论坛所传递出的国际协同创新新动向,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脑科学、情感机器人、物理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段慧玲,以及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等专家的演讲,不仅展现了中国在AI与智能交互技术方面的快速进展,也为法中科技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思路。

侨界人才一直是连接中外科技资源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的外资中有60%为侨资,外企中70%为侨企,而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华侨华人占比超过95%。正如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在论坛中指出:“侨界人才既是国际创新趋势的‘传感器’,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这一点与“法中孵化器联盟”一直以来倡导的“跨境创新、互通共享”理念高度契合。

近年来,北京市侨联持续通过“侨海创新发展论坛”“全球创业大赛”“首都侨智发展大会”等品牌活动,打造涉侨引才引智平台,并通过支持校地合作、海外创新生态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方式,推动侨界科技力量深度参与国家战略发展。北京市海淀区已集聚40万归侨侨眷及海外人才,形成以中关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未来中外合作项目落地创造优越环境。

除论坛之外,“北京市侨联2025海外侨领国情研修班”亦于4月初圆满结业。通过深入学习和政策交流,侨界代表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爱国精神,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侨”的智慧与力量。

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开放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如欧亚论坛主席朱爱莲所强调,中欧企业在技术、品牌与市场等多方面具备天然互补性,应以更加紧密的机制推动科技、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法中孵化器联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推动中法创新资源高效对接。我们期待携手更多侨界人才、科研机构、创业企业,以开放、互信、共享的理念,共同谱写国际科技合作新篇章。